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0章 西红柿网站作者专区的美妙误会

“老公你想去看看?”

此次公司确定的公益项目并未涵盖涯儿村的村民,因为涯儿村其实早已得到了政府妥善的安置——搬到了镇子里生活。

除了早就进城发展的青年,那些曾经在山上辛勤劳作的 50 岁左右的庄稼汉们,如今也都在镇里找到了工作。

孩子们也都就近在希望小学、中学就读。

政府介绍的月薪基本维持在两千至四千之间。这样的薪资水平或许在年轻一代眼中并不算丰厚,但相较于过去那种朝不保夕、靠天吃饭的日子而言,无疑要稳定得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涯儿村的现状确实已不再属于公益救助的范畴。

毕竟,华夏地域辽阔,尚有许多其他地区急需援手。同时,公益活动的发起者也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他们期望适度地施以援助,让受助者能够逐渐适应社会并实现自给自足。

一旦受助人具备了这种能力,公益组织便会适时止步。

当然,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等后续问题,则需交由政府及基层组织来深入思考与解决。毕竟,这种商业性质的自发性公益行为,其力量也是有限的。

后续他们主播平台,也就和当地政府合作推一下助农产品之类的。

在刘茵茵心里,这两个孩子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两个孩子也是两人感情路上的一次见证。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她后续还是关注了涯儿村的后续,和这对姐弟俩的后续。

甚至还私下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

家里父母都因为早逝,家里只有一个长兄和奶奶。

两个孩子一直都是被奶奶照顾,长兄则一直在外面打工和村里的支持,维持家里的生计。

她倒是有心去捐款,也付出了行动,不过被姐弟俩的奶奶还有长兄拒绝了。

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两个孩子教育国家出钱,甚至是考上高中和大学也可以获得助学金,没考上出钱去技校中专学一门吃饭的手艺,都不需要家里花钱,剩下就是日常花销,没必要接受捐款。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果有人听到了这样的话,可能会对人无情的嘲笑,会说穷还自尊心强,活该穷什么恶毒的话。

人穷志不短,总是会有人出身淤泥而向往阳光,作为普通人生活一辈子就是最大的希望了。

后来更巧合的是,那个长兄打工的公司破产被收购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