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6章

光武复汉之后,因为刘秀本人其实也是南阳豪强出身,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置,也由于自身立场的原因而显得棘手起来。】

刘秀:他其实也不想这样的……

苦笑着的光武皇帝,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并不算完全支持后世人的论调。

“这和我,甚至是王莽本人出身如何,关系倒没有很大。”

“坐上皇帝这个位置之后,”他的声音有些轻:“一个合格的皇帝,就该从皇帝身份的立场出发去思考了。”

当他还是豪强,他当然支持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可当他是皇帝,不管自己曾经和豪强牵连多深,刘秀自问,若是有足够的把握削弱豪强的势力,他就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但问题就在于——“太多人了”。

多到连作为开国之君的光武皇帝,想要处置起来的时候都得认真深思熟虑,不敢轻易做出抉择。

【虽然他也颁布了度田令,要求州郡核验垦田数目和户口年纪,试图在增加赋税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控制乃至于解散豪强武装。

但是大姓兵长对此的反抗也是相当激烈的:打家劫舍,杀害长吏。郡县的追讨到则解散,去复纠集。哪怕被刘秀用军队和迁徙等方式进行镇压,其武装也不过只是转为一种隐蔽状态。

他们虽然不再“岁月不解”,却也依旧保持着在二三月青黄不接或者八九月寒冻将至的时候定期训练,在皇权的镇压逐渐减弱的同时,日益转化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

刘秀:还没干过,先抄一下,再准备继续改……

就算得到了未来自己的解决方案,他的眉头依旧是紧缩住的,因为知道自己的做法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心里的焦虑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所以,还能有怎样的措施可以提上日程呢?元帝的怀柔被后世人鄙弃了,他的度田又没取得根本性的转变,依靠子孙后代的镇压,后世儿孙迟早会有像宣帝那时一样,怎么挑也挑不出来合适继承人的局面。

豪强、世家、门阀……他们的根本在哪里呢?后世人敢于那么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唾弃,那么他们是如何摆脱这样的阴影的呢?

刘秀有些烦躁地思考着。

【掌握了土地、军权,等到东汉末期,这些存在中的部分还因为掌握了足够多的,学习经义的子弟,成功以经义入仕,进而成功掌握了足够多的官僚,终于进化成了累世公卿的世家。】

——子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