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6章 廷议与宫迁复旨

半个月前的某天。

太极宫,两仪殿。

虽说不是大朝会,但群臣汇聚一堂,气氛却异常庄重。

金色的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洒在殿内,映照出斑驳的光影。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群臣。

一道高挑的身影,正站在大殿中央侃侃而谈。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往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公谨。

在见到柴绍前往一趟朔方,就由左武卫,升为右武卫大将军后。

再加上听说,被突厥来使拐走的蜀王李恪,一个还没他肩膀高的孩子,也在幽州跟突厥人打的有来有往。

原本被杜如晦、房玄龄以休养生息打消的北伐念头,再次在张公谨的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又在向老板李世民,推销现在可以攻打突厥的六条理由。

什么突厥国内政局混乱,薛延陀等部叛离,连突利那老小子都打算投奔你了。

他们还遭了灾,粮食少。

一顿操作下来,就连一旁看戏的程咬金都觉得他厉害。

一次说这么多话,竟然一点都不结巴,简直比唱戏的还流利。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张公谨的陈述,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清楚的明白突厥的威胁,也明白现在正是突厥最为虚弱的时候。

不能让他缓过劲来,不然到时候对付他,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但作为一位明智的君主,他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符合大唐利益的决策。

听完张公谨的建议之后,群臣们肃立两旁,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窃窃私语,场面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对于突厥遭了雪灾、内部政局混乱等情况,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都不会否认,也不可能否认。

不然,他们也不会建议李世民又是拉拢北方草原诸部,又是分离突利与颉利的关系。

还以增援兵马、资源等方式,扶持薛延陀部壮大,制衡东突厥。

只是,你说的轻松,是不是也忘记了,自家其实也遭了灾的,先是大旱灾,随后又是蝗灾。

虽然说在某位皇子的大力支持下,侥幸未伤元气的渡过了。

但这并不代表大唐的国力,已经恢复到了可以随意发动战争的程度。

像收复朔方那样的只是局部战争,花费也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